嬰兒疫苗接種服務

  • Unique提供多款疫苗接種計劃, 更提供上門接種服務, 讓媽媽陪伴BB輕鬆在家接種疫苗, 減少到政府母嬰健康院, 免除舟車勞頓之苦及減少感染風險。
  • 在基本保障之上, 媽媽更可選擇政府母嬰健康院未有提供的預防疫苗, 讓BB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 本公司上門接種服務全年無休, 包括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媽媽既可以自由地選擇時間,又可以約埋其他家庭成員一同參與,為BB打打氣。
  • 本中心護士有多年經驗,除接種疫苗外,更同時提供相關育兒資訊給父母,給予爸爸媽媽在育兒路上打下一支強心針。

疾病介紹

病原體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是一種能引致嚴重侵入性感染的細菌,尤其影響幼童。與其名稱相反,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並不會引起流感。

病徵


此感染多見於 5 歲以下的幼童,年齡較大的兒童受感染的風險相對較低。侵入性感染最常見出現腦膜炎的病徵,細菌入血也經常同時出現。此感染亦可影響身體多個部位,如肺、會厭(喉嚨的上部)、關節及骨骼。

臨牀症狀取決於受影響的身體部位。腦膜炎可引起發燒、頭痛、頸部僵硬,並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畏光、精神昏亂和嗜睡等症狀。會厭炎患者可能出現發燒、喉嚨痛、流口水、吞嚥痛楚、拒絕吞嚥,甚至呼吸困難等病徵。

如兒童持續發燒、行為異常和情況惡化,或對病情有懷疑者應立即求診。

傳播途徑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可透過接觸患者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

潛伏期


潛伏期約 2 - 4 日,亦可能更長。

治理方法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患者須盡快接受抗生素治療。家庭成員和曾與患者有親密接觸的人士,則須密切留意有否出現感染的早期跡象和病徵。年齡少於兩歲或免疫功能受損,並與患者有親密接觸的人士感染此病的風險較高;他們應諮詢醫生意見,並決定是否須服用預防性藥物。

預防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當身體不適時,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應盡早向醫生求診。
  • 不要與他人共用餐具。餐具用後必須徹底清洗乾淨。
  • 有傳染病症狀的幼童,應盡可能減少接觸其他兒童。

 

2.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3. 現時已有能有效預防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的疫苗,市民可向家庭醫生諮詢有關疫苗接種的事宜,以保障個人健康。

病原體

 

白喉由一種名為白喉棒狀桿菌的細菌所引致。

 

病徵

 

白喉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影響呼吸道(呼吸白喉),及偶爾影響皮膚(皮膚白喉),主要由細菌毒素的作用而引致。症狀取決於受感染的部位。

患上呼吸白喉的患者會有發燒、喉痛、喉嚨出現一片片淺灰色的薄膜及呼吸困難。嚴重者會令呼吸道閉塞、心臟衰竭和神經受損,甚至令患者死亡。

 

傳播途徑

 

白喉可透過與患者或帶菌者接觸而傳播。接觸曾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件亦可能感染白喉,但機會較低。

 

潛伏期

 

潛伏期由 1 - 10 天不等,通常為 2 - 5 天。

 

治理方法

 

治療白喉包括白喉抗毒素、抗生素和支援性治療。家庭成員和曾與患者有親密接觸的人士,則須密切留意有否出現感染的早期跡象和病徵。

 

預防方法

 

1. 接種疫苗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應盡早向醫生求診。
  • 保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緊張、不要吸煙和避免飲酒,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 立即清潔受損的皮膚,並用防水敷料妥善覆蓋傷口。觸摸傷口前、後須潔淨雙手。如出現感染症狀,應盡早求診。

 

3.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 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 ,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病原體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所引致,此細菌可產生毒素破壞神經系統。

病徵

患者的上、下顎和頸部會因肌肉攣縮而感到疼痛,身軀有時亦會受影響,產生普遍性的肌肉痙攣。病情嚴重者不能吞嚥或張嘴。破傷風一旦影響幫助呼吸的肌肉組織,可令患者迅速死亡。

傳播途徑

細菌存在於泥土和動物糞便,透過破損的皮膚表面(例如割傷、刺傷、甚或很微細的傷口)入侵人體。燒傷或動物咬傷後亦可感染破傷風,但破傷風菌並不會人傳人。

潛伏期

潛伏期由 3 至 21 天不等,大多數在受感染後 14 天內病發。

治理方法

患者應留院接受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抗生素等治療,並徹底治理傷口。病情嚴重者或須施以肌肉鬆弛劑、氣管造口術和裝置呼吸器協助呼吸。若過去未完成、未能確定或沒有接種破傷風疫苗記錄的患者,在施行療程的同時亦須接種疫苗。

預防方法

正確護理傷口

  • 盡快清潔慯口,並用防水敷料妥善覆蓋傷口直至癒合。
  • 觸摸傷口前、後須潔淨雙手。
  • 定期評估傷口情況。如出現感染症狀,應盡早求診。

 

接種疫苗

  • 視乎傷口的類型和傷者的免疫接種記錄,在有需要時予以接種破傷風疫苗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以預防感染破傷風。  
  • 免疫接種含有破傷風類毒素的疫苗可預防感染破傷風。破傷風類毒素可單獨或以混合疫苗形式接種,如「白喉及破傷風混合疫苗」及「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等 。完成破傷風類毒素疫苗接種,可有效預防破傷風最少 10 年。(請參閱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病原體

百日咳由百日咳博德氏桿菌所引致。

病徵

百日咳又名「雞咳」,患者初時可能沒有特別病徵,只會流鼻水、打噴嚏、輕微發燒和咳嗽。但咳嗽會日益嚴重和加劇,妨礙病人飲食和呼吸。細菌會令肺部受感染,嚴重者可導致抽搐及昏迷不醒。

傳播途徑

百日咳可透過直接接觸病人的飛沫傳播。

潛伏期

潛伏期由 4 - 21 天不等,通常為7 - 10 天。

治理方法

抗生素能有效治療百日咳。如果兒童長時間發燒和咳嗽,且在咳嗽時出現嚴重的氣喘情況,應立即送院接受治療。

預防方法

1. 接種疫苗

  • 接種百日咳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百日咳。現行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採用混合疫苗「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為學前兒童及小一學童接種 (請參閱「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疫苗能為兒童提供有效的保護,曾接種的百日咳患者病情會較輕微。
  • 孕婦無論過往曾否接種百日咳疫苗或感染該病,建議在每次懷孕的妊娠第二或三期期間任何時間,接種一劑無細胞型百日咳疫苗,作為恆常產前護理的一部分,並在懷孕35周前接種為佳。疫苗在孕婦體內產生的抗體能透過胎盤傳送給胎兒,為嬰兒在接種百日咳疫苗前提供直接保護,以預防感染百日咳。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佩戴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3.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病原體

 

小兒麻痺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所引致。在三種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1 型、2 型和 3 型)中,最後一宗 2 型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個案於 1999 年出現,而自 2012 年 11 月尼日利亞報告最後一宗個案以來,再沒有發現 3 型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的個案。然而,1 型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個案仍然在全球少數國家發生。

 

病徵

 

此病主要影響幼童。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燒、頭痛、嘔吐、腹部不適、肌肉疼痛、頸背僵硬及麻痺等症狀。大部分患者都可以痊癒;但嚴重者可導致永久傷殘甚至死亡。

 

傳播途徑

 

此病具有高度傳染性。病毒主要經口糞途徑由人傳人。病毒經口進入人體,最終會侵入中樞神經系統。

潛伏期

 

潛伏期介乎 4 至 35  天,通常為 7 至 10 天。

 

治理方法

 

應將懷疑患上小兒麻痺症的患者送院接受進一步治理及隔離。現時並沒有藥物治療此病。

患者的糞便會帶有病毒,在照顧患者時,必須加倍注意衞生。

 

預防方法

 

接種疫苗是預防小兒麻痺症的最有效方法。現時有兩種小兒麻痺疫苗,分別為口服的「小兒麻痺口服劑」及注射的「滅活小兒麻痺疫苗」。由於接種「小兒麻痺口服劑」已知與一種極罕見的併發症「疫苗感染小兒麻痺症」有關,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自 2007 年起採用滅活小兒麻痺疫苗。「小兒麻痺口服劑」已不再在本港使用。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總幹事於 2014 年 5 月 5 日根據《國際衞生條例(2005)》宣布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國際傳播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並提出了臨時建議以減低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國際傳播。有關世衞的最新臨時建議以及受脊髓灰質炎病毒影響的國家/地區資料可瀏覽以下網頁(只備英文版):http://polioeradication.org/polio-today/polio-now/public-health-emergency-status

 

世衞建議由沒有受小兒麻痺症影響的國家到訪受小兒麻痺症影響的地區(即有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或傳播性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活躍傳播的地區)的旅客,應先確保已根據各自國家的免疫計劃完成小兒麻痺疫苗系列接種。若旅客從未接種小兒麻痺疫苗,應在出發到受小兒麻痺症影響的地區前完成小兒麻痺症免疫基礎接種。

旅客亦應:

  • 建立良好的個人和食物衞生習慣
  • 進食或處理食物前及如廁後均要洗手
  • 避免食用/飲用懷疑受污染的食物或飲品

 

根據世衞建議,受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或傳播性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而具國際傳播風險的國家,需確保/鼓勵所有居民或長期逗留(超過 4 星期)的旅客在離開該國家前的 4 星期至 12 個月內接種一劑小兒麻痺疫苗。如旅客需要緊急離境(即 4 星期內),也應確保在出發前接種一劑小兒麻痺疫苗。受 1 型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1 型或 3 型傳播性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而具國際傳播風險的國家應確保向這些旅客提供國際疫苗接種或預防措施證書,以記錄其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並作為疫苗接種證明。

 

其他語言

印尼文版
Bahasa Indonesia

菲律賓文版
Tagalog

泰文版
ไทย

印度文版
हिन्दी

尼泊爾文版
नेपाली

巴基斯坦文版
اردو

病原體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

病徵

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致急性肝炎。在患者當中,少於5%的5歲以下兒童,以及30至60%的成年人會出現症狀。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眼白變黃、小便深色及大便呈泥土色或變淺色。不管出現症狀與否,大約5至10%的成人患者及95%受母體感染的嬰兒均不能清除這種病毒,因而變成慢性帶菌者,並可能在日後患上慢性肝炎,肝臟永久損壞或肝癌。

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病毒可存在患者的血液及體液中,並通過下列途徑傳播給他人:
1. 母親在分娩時或在分娩期間傳給嬰兒。
2. 血液接觸
I. 直接接觸帶病毒血液
II. 與人共用受污染的個人物品,例如牙刷、剃刀及指甲鉗
III. 與人共用受污染針筒
IV. 使用帶病毒的工具穿耳孔、紋身或針灸
V. 輸入受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製成品。
3. 性接觸

潛伏期

潛伏期由45日至160日不等,症狀通常在3個月內出現。

治理方法

急性乙型肝炎沒有特別治療方法。患者必須有足夠休息,均衡飲食及避免飲酒。應採取安全性行為及預防通過血液接觸傳染的措施以減低其感染。少數成年人會成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是,他們應接受特定慢性乙型肝炎治療。

預防方法

1. 避免與人共用針筒、剃刀、牙刷及其他可能受血液污染的物品。
2. 妥當地清洗和包紥傷口。
3. 接觸血液及體液時須戴上手套。
4. 用稀釋的家用漂白水(1份漂白水加4份水)消毒受血液染污的物品。
5. 進行性行為前應採取安全預防措施。
6. 注射有效對抗乙型肝炎的疫苗。免疫注射的程序包括三次疫苗注射,注射程序分別為0,1及6個月。按以上程序完成三次注射的人通常無須再接受加強劑注射。
7. 所有在香港出生的嬰兒均會接受有關的防疫注射。第一次在嬰兒出生時在醫院注射,第二、三次則在母嬰健康院注射。 (請參閱免疫注射時間表) 若嬰兒的母親為帶菌者,嬰兒須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接受額外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防止病毒經母親傳給嬰兒。
8. 完成接種共三劑的乙型肝炎疫苗後,母親是乙型肝炎患者的嬰兒應接受血清測試,以評估嬰兒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及乙型肝炎感染情況。詳情請參閱「接種疫苗後的血清測試」資料單張。
9. 若孕婦的乙型肝炎病毒載量屬高水平,可於懷孕後期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以降低病毒載量及乙型肝炎母嬰傳播的風險。詳情請瀏覽控制病毒性肝炎辦公室網頁。

按此瀏覽病毒性腸胃炎專題網頁

 

病原體

 

在電子顯微鏡下呈輪狀的輪狀病毒,是全球引致兒童腹瀉的最常見病因之一。輪狀病毒感染較常見於天氣較涼的季節。

病徵

 

主要病徵包括發燒、嘔吐和水狀腹瀉,情況一般會持續 3 - 7 天。腹痛亦是常見病徵。健康人士患上輪狀病毒腸胃炎後一般會自行痊癒,但幼童偶然會出現嚴重脫水的情況。患者在病癒後不會產生終生免疫,但再次受感染時病情則會較為輕微。

傳播途徑

 

主要透過口糞途徑傳播,亦可透過飲用或進食受污染的食水或食物,或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傳播。日間托兒中心等院舍環境較易出現輪狀病毒感染爆發。

潛伏期

 

約為 24 - 72小時。

治理方法

 

現時沒有抗病毒藥物治療輪狀病毒感染。患者應飲用充足的飲料以避免出現脫水。如懷疑出現脫水,應盡快求醫接受適當治療。

預防方法

 

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方法跟預防其他病毒性腸胃炎相似。保持良好的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最為重要。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處理食物或進食前,以及如廁後。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清理或處理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事後必須徹底洗手。
  • 用膳時要使用公筷和公匙,不要與他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飲料。
  • 如出現嘔吐或腹瀉等腸胃病徵的人士,不應上班或上學及應向醫生求診。
  • 患者或帶菌者切勿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

 

2. 保持良好的食物衞生

  • 處理食物時應遵從食物安全五要點,即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生熟分開(分開生熟食物)、煮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及安全溫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藉以預防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 只飲用煮沸後的自來食水或出品自可靠商戶的樽裝飲品。
  • 避免飲用來歷不明的冰塊所調製的飲料。
  • 從衞生及可靠的地方購買新鮮食物,不要光顧無牌小販。
  • 一般而言,可進食經徹底洗淨的水果皮。不過,如果希望減低患上疾病的風險,尤其是身處外地時,進食生的水果前應去掉外皮。
  • 所有食物應該徹底煮熟才食用。
  • 孕婦、嬰兒、幼兒、老人和免疫系統較弱等易受感染的群組,應避免進食沒有烹煮的食物(例如貝類海產,特別是生蠔)或食物內含有不會被煮熟的原料 (例如預製或預先包裝的沙律)。

*請瀏覽食物安全中心網頁,以獲得更多有關食物安全的資訊。

 

3.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或排泄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保持衞生設施和排水系統正常運作。
  • 應妥善清潔及消毒患者曾使用的廁所和受排泄物污染的地方。

 

4. 接種疫苗

  • 供嬰兒使用的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能有效預防此感染。家長可向家庭醫生查詢詳情。

病原體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在12歲以下的兒童身上。雖然幾乎所有人於感染水痘後都會終身免疫,但水痘病毒仍可能潛伏於人體內,並可在多年後復發引致「帶狀疱疹」,俗稱「生蛇」。

病徵

 

  • 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燒和痕癢的紅疹。
  • 紅疹大概於5天內陸續出現,最初出現於身軀,然後向面部和四肢散佈。
  • 這些紅疹先是扁平,及後形成突起的豆狀小水疱,小水疱維持約3 - 4天,然後變乾、結痂。
  • 患者通常約於2 - 4星期內痊癒。
  • 曾接種水痘疫苗者仍可能感染水痘(稱「突破感染」)。其症狀通常較為輕微或較不典型,水疱數目亦較少,紅疹通常以斑丘疹為主而非水疱,病程通常比未有接種疫苗者較短。

 

傳播途徑

 

  • 水痘可透過飛沫或空氣傳播。
  • 亦可經由直接或間接接觸水痘或帶狀疱疹患者帶有病原體之水疱液、黏膜分泌物而傳播。

 

潛伏期

10 - 21天,通常14 - 16天

傳染期

通常由患者出疹前1 - 2天,至所有小水疱變乾。水痘的傳染性極高,尤其是在患者出疹的初期。

併發症

水痘屬於輕微疾病,並會自行痊癒。不過,有部分患者的傷口可能會出現細菌感染。抵抗力弱的人士和孕婦,患上嚴重的併發症如肺炎和腦炎的機會較高。初生嬰兒若染上水痘,病情會較嚴重,甚至危及性命。婦女在懷孕初期若染上水痘,可能導致胎兒出現先天性缺陷。

治理方法

 

  • 諮詢醫生有助了解病情;並遵從醫生的建議使用藥物(如退燒和止癢藥物),以紓緩病徵。
  • 如出現發燒,應多喝開水和多休息。
  • 睡眠時可穿上清潔的棉手套,以免抓破小水疱而引致皮膚發炎及留下疤痕。
  • 應避免與孕婦和抵抗力弱的人士接觸。
  • 患上水痘的兒童不應返回學校/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幼兒中心,應留在家中直至所有小水疱變乾(通常在紅疹出現約1星期後),以免把病毒傳染給校內其他同學。
  • 家長須留心觀察兒童的病情。如出現持續發燒、拒絕進食、嘔吐或嗜睡等病徵,應及早求診。
  • 家長亦要小心觀察家中其他兒童,是否出現水痘的病徵。

 

預防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當出現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2.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定期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 - 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 - 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3. 免疫接種

  • 現時已有疫苗預防此病,約9成接種疫苗的人士都可以產生免疫能力。
  • 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兒童接種共兩劑含水痘的疫苗(請參閱「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家長可向家庭醫生或衞生署母嬰健康院查詢詳情。

 

其他語言

印尼文版
Bahasa Indonesia
菲律賓文版
Tagalog
泰文版
ไทย
印度文版
हिन्दी
尼泊爾文版
नेपाली
巴基斯坦文版
اردو

按此瀏覽麻疹專題網頁

 

病原體

 

麻疹由麻疹病毒所引起。

 

病徵

 

未有麻疹疫苗前,麻疹是一種普遍的兒童傳染病。受感染的人初時會發燒、咳嗽、流鼻水、眼紅及口腔內出現白點。3至7天後皮膚會出現污斑紅疹,通常會由面部擴散到全身,維持4至7天,亦可能長達3個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現脫皮。病重者的呼吸系統、消化道及腦部會受影響,引致嚴重後果甚至死亡。

 

懷孕期間感染麻疹可能導致懷孕的不良影響,包括流產、早產及嬰兒出生時體重過輕等,然而並無證據顯示會增加嬰兒出現先天性缺陷的風險。此外,如孕婦於生產前後的短時間內感染麻疹,其受感染的初生嬰兒日後患「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一種非常罕見但可致命的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較高。

 

傳播途徑

 

麻疹可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透過被鼻喉分泌物弄污的物件傳播的機會則較低。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疾病。病人從出疹前4天至出疹後4天內可把病傳染給別人。

 

潛伏期

 

麻疹的潛伏期一般為7至18天,但可長達21天。

 

治理方法

 

麻疹病人應避免與未有免疫力人士接觸,尤其是抵抗力弱人士、孕婦及未滿一歲的兒童。雖然現時未有特定療法,但可處方藥物紓緩病徵,亦可採用抗生素醫治由細菌引致的併發症。

 

預防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若有發燒、出疹或呼吸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 患者在出疹後的4天內應留在家中休息,不應返回學校/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幼兒中心/工作地點,避免將疾病傳染給未有免疫力的人。

 

2.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定期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 - 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 - 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3. 免疫接種

  • 防疫注射是最有效預防麻疹的方法。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兒童接種共兩劑含麻疹的疫苗。(請參閱「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 不同國家會因應當地的流行病學而制定免疫注射計劃,家長應根據兒童長期居住地的免疫注射計劃為子女安排免疫接種。例如,經常往返或居於內地的1歲以下兒童應按內地免疫計劃,在8個月大時接種首劑麻疹疫苗,並於18個月大時接種另一劑。
  • 所有對麻疹未具備免疫力@的外籍家庭傭工都應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在抵港工作前接種更佳。如果未能及時接種,他們可以在抵港後諮詢醫生意見。僱傭機構可考慮將外籍家庭傭工對麻疹免疫力的評估或MMR混合疫苗接種加入職前身體檢查項目中。
  • 如孕婦及計劃懷孕的女士就個人是否對麻疹具備免疫力存有疑問,應該諮詢醫生的意見。由於在懷孕期間不適合接種含麻疹疫苗,若她們對麻疹沒有免疫力,便不應前往出現麻疹爆發或高發病率的地方。
  • 一般而言,以下人士不宜接種MMR混合疫苗^*:
    1. 曾對MMR混合疫苗或其任何成份(例如明膠或新霉素)有嚴重的過敏反應
    2. 因疾病或治療而導致免疫功能受嚴重抑制的人士(例如正在接受化學治療[又稱「化療」]及放射治療[又稱「電療」]等抗癌治療、服用會令免疫功能降低的藥物如高劑量類固醇等)
    3. 孕婦#

 

@一般而言,以下人士均為對麻疹未具備免疫力:(i) 過往未曾經化驗確診感染麻疹;及(ii) 未完成麻疹疫苗接種或接種紀錄不明。

^應諮詢醫生意見。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及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資料,接種MMR混合疫苗後出現的過敏性休克與疫苗所含的其他成分(如明膠)相關,而並非雞蛋抗原。對雞蛋敏感人士接種MMR混合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風險極低。因此,對雞蛋曾產生過敏反應(並非過敏性休克)的人士可安全接種MMR混合疫苗。而對雞蛋曾產生嚴重過敏(如過敏性休克)的人士則應徵詢專業醫護人員及在適當的場所內接種。

#一般而言,婦女在接種MMR混合疫苗後三個月內不宜懷孕,需採取妥善的避孕措施。

 

其他語言

印尼文版
Bahasa Indonesia
菲律賓文版
Tagalog
泰文版
ไทย
印度文版
हिन्दी
尼泊爾文版
नेपाली
巴基斯坦文版
اردو

病原體

 

流行性腮腺炎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引起,有時會影響唾腺,有時亦會影響神經組織。

 

病徵

 

患者不限年齡,但以 1 歲以上的小童最為普遍。病徵包括唾腺腫痛,通常集中在兩頰,間中或出現失聰或腦部、胰臟、睪丸或卵巢受感染等併發症。

 

傳播途徑

 

流行性腮腺炎可經直接接觸患者的唾液或飛沫傳播。患者可在唾腺明顯腫脹之前2日及之後5日這段期間傳染未有免疫力的人。

 

潛伏期

 

流行性腮腺炎潛伏期由12 - 25天不等,通常為18天。

 

治理方法

 

現時並無特定的療法,但可以處方藥物紓緩不適。

 

預防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搓手最少20秒,其後用抺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當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 - 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 受感染的兒童出現腫脹後5天內不應回校上課,以免傳播疾病。

 

2.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定期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1 比 9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 - 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 比 4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 ,待15 - 30分鐘後, 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3. 免疫接種

  • 現時已有疫苗有效地預防流行性腮腺炎。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兒童接種共兩劑含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請參閱「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按此瀏覽風疹(德國麻疹)專題網頁

 

病原體

 

風疹又名「德國麻疹」,由風疹病毒所引起。

 

病徵

 

患者常見的病徵包括全身出疹、發燒、頭痛、不適、淋巴結脹大、上呼吸道症狀及結膜炎。出疹的情況通常維持約3天,但有些患者可能沒有這個病徵。關節痛或關節炎較常出現於染上風疹的成年女性。風疹可令成長中的胎兒出現異常情況。孕婦如果在懷孕首3個月感染風疹,所誕下的嬰兒可能會患上先天性風疹綜合症,導致失聰、白內障、心臟畸形及智力發展遲緩等問題。

 

傳播途徑

 

風疹可透過接觸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而傳播,所以接觸飛沫或直接與患者接觸均可能被感染。風疹傳染性極高,患者在出疹前一星期至出疹後一星期都可傳染別人。

 

潛伏期

 

潛伏期由12 – 23天不等,通常為期14天。

 

治理方法

 

現時並無特別的治療方法,但可處方藥物紓緩不適。

 

預防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 建議患者在出疹後7天內應留在家中休息。此外,要避免接觸易受感染的人士,特別是孕婦和計劃懷孕的女士,因為沒有風疹免疫力的孕婦會因感染病毒而影響胎兒。因此,要追查曾與患者有近距離接觸的孕婦,檢查其免疫狀況。

 

2.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定期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 - 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 ,待15 - 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3. 免疫接種

  • 接種含德國麻疹的疫苗能有效地預防風疹。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兒童接種共兩劑含德國麻疹的疫苗。(請參閱「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 已屆生育年齡而未接受免疫注射的婦女,應該在計劃懷孕前檢查本身的免疫情況,在有需要時接種含德國麻疹的疫苗。
  • 不同國家會因應當地的流行病學而制定免疫注射計劃,家長應根據兒童長期居住地的免疫注射計劃為子女安排免疫接種。例如,經常往返或居於內地的1歲以下兒童應按內地免疫計劃,在8個月大時接種首劑含德國麻疹疫苗,並於18個月大時接種另一劑。
  • 所有對風疹未具備免疫力@的外籍家庭傭工都應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在抵港工作前接種更佳。如果未能及時接種,他們可以在抵港後諮詢醫生意見。僱傭機構可考慮將外籍家庭傭工對風疹免疫力的評估或MMR混合疫苗接種加入職前身體檢查項目中。
  • 一般而言,以下人士不宜接種MMR混合疫苗^*:
    1. 曾對MMR混合疫苗或其任何成份(例如明膠或新霉素)有嚴重的過敏反應
    2. 因疾病或治療而導致免疫功能受嚴重抑制的人士(例如正在接受化學治療[又稱「化療」]及放射治療[又稱「電療」]等抗癌治療、服用會令免疫功能降低的藥物如高劑量類固醇等)
    3. 孕婦#

@一般而言,以下人士均為對風疹未具備免疫力:(i) 過往未曾經化驗確診感染風疹;及(ii) 未曾接種德國麻疹疫苗或接種紀錄不明。

^應諮詢醫生意見。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及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資料,接種MMR混合疫苗後出現的過敏性休克與疫苗所含的其他成分(如明膠)相關,而並非雞蛋抗原。對雞蛋敏感人士接種MMR混合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風險極低。因此,對雞蛋曾產生過敏反應(並非過敏性休克)的人士可安全接種MMR混合疫苗。而對雞蛋曾產生嚴重過敏(如過敏性休克)的人士則應徵詢專業醫護人員及在適當的場所內接種。

#一般而言,婦女在接種MMR混合疫苗後三個月內不宜懷孕,需採取妥善的避孕措施。

 

其他語言

印尼文版
Bahasa Indonesia
菲律賓文版
Tagalog
泰文版
ไทย
印度文版
हिन्दी
尼泊爾文版
नेपाली
巴基斯坦文版
اردو

病原體

 

甲型肝炎是一種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臟疾病。

 

病徵

 

甲型肝炎的病徵與其他種類病毒性肝炎的病徵相似,包括:

  • 發燒;
  • 疲倦;
  • 食慾不振;
  • 腹瀉;
  • 噁心;
  • 腹部不適;及
  • 黃疸(皮膚及鞏膜變黃、小便呈深色和大便呈淺色)。

不是每位甲型肝炎的患者都會出現所有症狀。成人出現病徵的情況較兒童多,而病情在年紀較大的人士中亦較嚴重。患者可能需要數星期或數月的時間康復。 

甲型肝炎感染不會造成慢性肝病,也很少致命,但亦有機會出現使人衰弱的症狀和可引致高死亡率的暴發性肝炎(急性肝衰竭)。

 

傳播途徑

 

甲型肝炎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即透過接觸或進食受感染者糞便污染的物件、食物或水而傳播。另外,與感染者有緊密接觸或性接觸(不限於肛口接觸)亦可傳播甲型肝炎病毒。男男性接觸者之間亦曾經爆發甲型肝炎傳染。水源受污水污染或沒經足夠處理也可傳播甲型肝炎,但並不常見。

 

潛伏期

 

甲型肝炎的潛伏期通常為14 - 28天,最長可達50天。

 

治理方法

 

目前沒有特定藥物醫治甲型肝炎,治療方法主要是舒緩不適和保持營養均衡,包括補充因嘔吐和腹瀉而流失的水分。

 

預防方法

 

在公眾層面上,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減少甲型肝炎的傳播:

  • 供應充足的安全食水;
  • 食物安全;
  • 建立排污設施,妥善處理社區的污水及排泄物。

改善環境衞生、保障食物安全及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甲型肝炎的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進食或處理食物前,以及如廁或處理嘔吐物或糞便後。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清理或處理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手套及口罩,事後必須徹底洗手。
  • 用膳時要使用公筷和公匙,不要與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飲料。
  • 如出現嘔吐或腹瀉等腸胃病徵的人士,不應上班或上學及應向醫生求診。
  • 患者或帶菌者切勿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年老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

 

2.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保持地方及廚房器皿清潔。
  • 由於家用洗滌劑可能無法殺死甲型肝炎病毒,應經常以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待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 - 30 分鐘後, 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3. 保持良好的食物衞生

  • 處理食物時應遵從食物安全五要點,即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生熟分開(分開生熟食物)、煮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及安全溫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藉以預防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 只飲用煮沸後的自來食水或出品自可靠商戶的樽裝飲品。
  • 避免飲用來歷不明的冰塊所調製的飲料。
  • 從衞生及可靠的地方購買新鮮食物,不要光顧無牌小販。
  • 進食徹底煮熟的食物。
  • 食物應徹底清洗。貝類海產應在清水中洗刷和沖洗。內臟如無須保留,應加以清除。所有貝類海產均須徹底煮熟方可食用。
  • 軟體介貝類水產動物應加熱至內部溫度達攝氏90度並維持90秒。最好在烹煮前去除外殼,因外殼阻礙熱力滲透,否則,在攝氏100度的沸水中烹煮至外殼打開,然後再煮3至5分鐘。應棄掉烹煮後外殼仍未打開的介貝類水產動物。
  • 吃火鍋時,分別使用兩套筷子和用具處理生的和經烹煮的食物,以避免交叉污染。

*請瀏覽食物安全中心網頁,以獲得更多有關食物安全的資訊。

 

4. 甲型肝炎疫苗接種

甲型肝炎疫苗既安全,亦能有效預防感染。高危人士(包括較易感染甲型肝炎的人士和較常發生嚴重不良後果的人士)可諮詢醫生有關接種疫苗事宜,以保障個人健康。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的建議,以下人士應接受甲型肝炎疫苗預防注射:

  • 前往甲型肝炎流行地區的外遊人士
  • 患有凝血因子疾病而需要接受血漿衍生凝血因子替代治療人士
  • 患有慢性肝病的人士
  • 男男性接觸者

 

其他語言

印尼文版
Bahasa Indonesia
菲律賓文版
Tagalog
泰文版
ไทย
印度文版
हिन्दी
尼泊爾文版
नेपाली
巴基斯坦文版
اردو

病原體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的。

 

病徵

 

臨牀病徵並不一致;當細菌入侵血液(腦膜炎雙球菌血症)或包圍腦部及脊髓的內膜(流行性腦膜炎)時,可引致嚴重病症。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的病徵包括突發性發燒、劇烈頭痛、皮膚出現瘀斑、休克,而嚴重者甚至會致命。流行性腦膜炎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及嗜睡,亦會有嘔吐、畏光或皮疹等情況出現,若情況嚴重更可造成腦部損害或死亡。腦部損害可導致智力受影響、智力發展遲緩、失聰及電解質失衡。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更可引致關節炎、心肌炎、眼內炎或肺炎。

 

傳播途徑

 

此病主要經由患者咳嗽或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傳播。

 

潛伏期

 

潛伏期由 2 - 10 天,一般為 3 - 4 天。

 

治理方法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患者須盡快接受抗生素治療。與患者有緊密接觸的人士則須接受醫學監察,以察早期病徵,並在有需要時服用預防性藥物。

 

感染風險

 

與腦膜炎雙球菌感染者有緊密接觸的人士,感染風險較高。緊密接觸人士包括(1)家人;(2)在日間護理中心接觸患者的人士;(3)曾直接接觸患者口腔分泌物的人士;和(4)經常與患者在同一居所睡覺和進食的人士。此外,某些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士,亦有較高的感染風險。至於其他風險因素,則包括曾受到其他病毒感染、居住於擠逼環境、患有慢性疾病、吸煙和吸入二手煙等。

旅遊人士染上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機會一般較低,但在旱季(12月至6月)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即由塞內加爾至埃塞俄比亞的地區的染病機會較高。長途旅遊並與當地居民有緊密接觸的人士也會較易受感染。

 

預防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和後;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乾淨毛巾或抹手紙抹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有關正確潔手,可瀏覽以下網頁以獲取更多資料︰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460/19728.html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 保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緊張、不要吸煙和避免飲酒,以建立良好身體抵抗力。

 

2.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 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3. 給旅遊人士的建議

  • 旅客前往高危地區前,應諮詢醫生有關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的詳情。旅客從高危地區回港後若感到不適,應立即求診,並告知醫生近期的外遊記錄。

 

腦膜炎雙球菌疫苗

 

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已在香港註冊。為減低受感染的機會,以下的旅遊人士可考慮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

  • 根據風險評估和當地疫情,在旱季逗留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人士;
  • 前往當地衞生部門已公布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流行的地區的人士;及
  • 前往沙地阿拉伯參加朝覲、小朝,或於節期前往朝覲地帶工作的兩歲以上人士,須攜帶腦膜炎雙球菌四價(A、C、Y和W135型)疫苗接種記錄,該疫苗必須於抵達當地前不少於 10 天接種。市民可瀏覽沙地阿拉伯衞生部的網頁以獲取更多資料(https://www.moh.gov.sa/en/Pages/Default.aspx) 。

外遊人士應根據個人的年齡和健康狀況,以及外遊的詳細資料如地點、時間和性質,向醫生尋求接種疫苗的專業建議。

按此瀏覽日本腦炎專題網頁

 

病原體

 

日本腦炎由日本腦炎病毒引致,是一種經蚊子傳播的疾病。日本腦炎主要流行於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的郊外及農村,尤其在氣候炎熱的季節。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病毒傳播全年都可發生,高峰期通常為雨季。

 

病徵

 

大部份受感染者没有明顯病徵,或只有發燒及頭痛等輕微症狀。病情嚴重者則會在短時間內發病,出現頭痛、發高燒、頸部僵硬、神志不清、昏迷、抽搐(尤其是兒童)、痙攣性癱瘓等症狀,甚至死亡。

傳染途徑

 

日本腦炎主要經帶病毒的蚊子叮咬染病,主要病媒蚊是庫蚊,特別是三帶喙庫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蚊子於稻田等大量積水的地方繁殖,叮咬帶病毒的豬隻或野生雀鳥後受到感染,再於叮咬人類或動物時將病毒傳播。日本腦炎主要經蚊傳播,但香港曾錄得一宗透過輸血傳播的個案。另外,海外有科學文獻顯示,基於其他類似的黃病毒的性質,器官移植也被視為可能傳播日本腦炎病毒的途徑。

潛伏期

 

日本腦炎由受到感染到發病通常為4 - 14天。

治理方法

 

日本腦炎並無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醫生一般對患者施以支援性治療。出現病徵的患者病死率可高達30%。康復者中也會有20%至30%出現永久性智力、行為或神經系統的問題,如癱瘓、反復抽搐或失去語言能力。

預防方法

 

預防日本腦炎,應採取防蚊措施,避免被蚊子叮咬。傳播日本腦炎病毒的蚊子於黃昏至黎明時分最為活躍,因此這段時間應避免前往郊外。準備前往此病流行地區的人士,更應加倍注意。

日本腦炎疫苗

 

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是安全而有效的預防方法。現時香港有相關疫苗可供接種,但市民一般不需要接種此疫苗。疫苗適用於準備前往日本腦炎流行區(尤其是當地郊區)並逗留一個月或以上的旅遊人士。對於一些短期旅遊(不足一個月),旅客如果計劃於疾病傳播季節到郊區並大部分時間進行戶外或夜間活動,亦應接種疫苗。如需要更多有關日本腦炎疫苗及其他國家的傳染病資訊,請瀏覽香港旅遊健康服務網頁:https://www.travelhealth.gov.hk/cindex.html

 

預防蚊子傳播的疾病的方法

 

(I) 預防被蚊子叮咬

 

  1. 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
  2. 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 (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請根據產品標籤及說明書指引使用。
  • 孕婦及6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1. 採取其他關於戶外的預防措施:
  •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
  • 依照指示重複使用昆蟲驅避劑
  • 如需要同時使用昆蟲驅避劑及防曬產品,應先用防曬產品再塗上昆蟲驅避劑

 

(II) 預防蚊子繁殖

 

  1. 防止積水
  • 每星期為花瓶換水一次
  • 避免使用花盆底盤
  • 緊蓋貯水器皿
  • 確保冷氣機底盤沒有積水
  • 把用完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箱內

 

  1. 避免蚊蟲滋生
  • 應妥善存放食物及處理垃圾

 

有關更多防治蚊子滋生的資料,請瀏覽食物環境衞生署網頁:
http://www.fehd.gov.hk/tc_chi/pestcontrol/handbook_prev_mos_breeding.html

 

(III) 出外旅遊須知

 

  1. 應採取預防被蚊子叮咬的措施。如兒童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國家或地區而有機會被蚊子叮咬,兩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使用濃度上限為30%的避蚊胺。關於使用昆蟲驅避劑的詳情和須注意的要點, 請參閱「使用昆蟲驅避劑的注意事項」。
  2. 如果打算前往相關疾病流行的地區或國家,尤其在雨季,應在出發前六星期或更早諮詢醫生,並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避免受到蚊子叮咬。
  3. 如到流行地區的郊外旅行,應帶備便攜式蚊帳,並在蚊帳上使用氯菊酯(一種殺蟲劑)。切勿將氯菊酯塗在皮膚上。如感到不適,應盡早求醫。
  4. 如你在外遊期間或回港後出現日本腦炎症狀或身體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將行程細節告知醫生。

按此瀏覽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專題網頁

 

病原體

 

肺炎球菌感染是由肺炎鏈球菌(肺炎球菌)引致的疾病。

病徵

 

肺炎球菌可引致多種疾病,常見的包括有中耳炎和肺炎。此細菌亦可引致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如入侵腦膜(引致腦膜炎)和血液(引致菌血症及敗血病),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疾病。

病徵視乎身體受感染的部位而定:

  • 中耳炎:可能出現發燒、耳痛或有分泌物流出;若重複感染,聽覺或會受損。 
  • 肺炎:可能出現發燒、呼吸急促、發冷和帶痰的咳嗽;嚴重者可能死亡。
  • 腦膜炎:可能出現發燒、頸部僵硬及精神昏亂,並可能引致長期聽覺受損,甚至死亡。
  • 菌血症及敗血病︰可能出現關節痛和發冷,並可能出現身體其他部位同時受感染,例如肺炎和腦膜炎。

 

傳播途徑

 

肺炎球菌常見於健康人士的鼻及咽喉,尤以兒童較為普遍。有時候,這些細菌會引發感染。肺炎球菌主要經患者咳嗽和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與患者親密接觸或觸摸被這細菌污染的物件而傳播。

潛伏期

 

約 1 - 3 天。

高危組別

 

  • 幼童 
  • 長者
  • 其他人士:
    - 曾患侵入性肺炎球菌病
    - 免疫力受損,如無脾臟患者、癌症患者、愛滋病患者等
    - 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
    - 植入了人工耳蝸

 

治理方法

 

合適的抗生素可治療肺炎球菌感染,但抗藥性肺炎球菌的出現令治療更加困難。

預防方法

 

接種肺炎球菌疫苗

  • 現時有多種安全又有效預防肺炎球菌感染的疫苗。
  • 新生嬰兒應該按照「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建議接種疫苗。家長可向家庭醫生或衞生署母嬰健康院查詢詳情。 
  • 年屆65歲或以上的長者,也應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在「政府防疫注射計劃」「疫苗資助計劃」下,他們可獲免費或資助接種。
  • 高危人士可諮詢家庭醫生有關接種疫苗事宜,以保障個人健康。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 保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不要吸煙和避免飲酒,以建立良好身體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 15 - 30 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所有疫苗均為原裝進口
及香港註冊

全年無休,朝9晚9,
任你安排

設有24小時WhatsApp專線
回答媽媽需要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門
服務不另收費(BB展特別優惠)

由藥廠到診所到客戶都有完善冷鏈
物流管理,確保疫苗可以準確地
保持合適儲存溫度

本中心全部疫苗
均由註冊護士注射

接種疫苗小貼士

兒童在接種疫苗後一般的反應都很輕微,例如表現煩躁、輕微發燒及注射部位有輕微紅腫或疼痛。家長可以讓兒童服食退燒、止痛藥物(切勿服用阿斯匹靈),亦可以凍毛巾敷注射部位來減輕痛楚。若不適反應持續或趨嚴重,例如煩躁現象持續24小時以上、發燒體溫高達40°C(104°F)或以上、注射部位的紅腫疼痛情況在24小時後仍沒有減退或反而有增加現象等,便應請教醫生。